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著名的新教教堂,它的歷史就是倫敦乃至英國歷史的縮影。威斯敏斯特教堂宏偉、壯觀,是英國哥特式建筑的杰作,也是英國歷史文物的集萃之地。
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前身是隱修院,13世紀英國國王亨利三世下令采用當時的哥特式風格對教堂進行改建。1245年動工,1517年基本完工。教堂的平面呈拉丁十字型,總長156年,寬22米;大穹窿頂高31米,鐘樓高68.5米。教堂的柱廊宏偉凝重,雙塔高聳挺拔。堂內(nèi)裝飾精致華麗,玻璃窗五彩繽紛。
威斯敏斯特教堂 (Westminster Abbey)
威斯敏斯特的本義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。由于這座教堂在倫敦城的西部,便得此名。早在8世紀;這里便有教堂了,但只是在愛德華懺海王建立起這座教堂之后,這一帶才成為身份不凡的地區(qū)。
在這座教堂建成之后不過幾日,懺悔王便死去了,也沒有王位繼承人。正當皇親國成為此爭吵不休之際,諾爾曼人威廉從法國而來,并一舉壓制、征服了英格蘭??墒?,怎樣才能向公眾展示自己是愛德華王的正當繼承者呢?最終,他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:在愛德華王建造的這座教堂內(nèi)舉行盛大的登基儀式。于是, 1066年,威廉在此登上了英國王位。從那以后,共有40位皇帝在此登基。
教堂建筑為哥特式,數(shù)個由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并列在一起,美麗絕倫。
教堂中間還有一處擁擠的墓場,埋葬有諸多偉大人物。由于人數(shù)眾多,不得不將棺停豎起來埋放在地下。最終還是無處插針,才開始將偉人們向圣保羅教堂轉(zhuǎn)移。
在邱吉爾或無名烈士的墓碑前行個禮,游客們便走過莊嚴卻有些灰暗的通道,買票進入到豪華絢麗的內(nèi)廳。鋪滿紅色天鵝絨的地方是極為富麗堂皇的祭壇,登基及大婚儀式均在此舉行。人們眼前好像看到了那盛大的場面。祭壇后是懺悔王高達3層的豪華墓地。
祭壇前面的尖背靠椅,是歷代帝王在加冕時坐的,據(jù)說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。
椅子坐板下有一塊大石頭,被稱為“命運之石”(Scone),它是愛德華一世在13世紀掠奪來的。原來,這是蘇格蘭王登基用的,據(jù)說現(xiàn)今蘇格蘭人中,還有人發(fā)起要把這塊石頭取回去的運動。
在最里面的亨利七世禮拜堂中,并排陳放著悲劇性的女王瑪麗,以及在倫敦塔慘遭殺害的年幼的愛德華五世及其胞弟的墓葬,看后令人心情沉重。
威斯敏斯特教堂不僅是宗教圣地,而且是英國王室的活動場所。從11世紀勝利王威廉開始,除愛德華五世和愛德華八世外,其他英國國王都在此加冕登基。王室的結(jié)婚、葬禮等儀式也在這里舉行。威斯敏斯特教堂不僅是20多位英國國王的墓地,也是一些著名政治家、科學家、軍事家、文學家的墓地,其中有丘吉爾、牛頓、達爾文、狄更斯、布朗寧等人之墓。
掃微信二維碼,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(tài)
閱讀上一篇: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是劍橋大學第二大學院
閱讀下一篇:英國夏令營:見過英國最長的河嗎?
常見問題
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