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納引導的孩子的情緒
孩子發(fā)脾氣,無理取鬧,這是許多的家長都會的碰到的問題,如何的處理和解決也是親子關系中重要的一環(huán),對此,英國游學認為,遇到的冰冰這樣的情況,氣憤的心情可以的理解,但她的這樣做并不會的使孩子合作,相反,她的語言和態(tài)度會使的孩子受到的很大的傷害,從而滋生更多親子沖突。在這種情況下,媽媽應接納孩子的情緒,并引導孩子認識、改變自己的情緒,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。
建議家長遇到孩子鬧情緒,提出不合理要求時,別急著去否定,要平和心態(tài),放慢速度,先問一問:“為什么?”了解孩子為什么想這樣做,再商討能不能這樣做以及可以怎么做。如果吼一聲:“不行!”反而會激發(fā)孩子的逆反情緒。更不可以暴力解決問題。
三代同堂“尊”字為先
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,被過度寵愛的孩子養(yǎng)成了不少壞習慣。因為孩子的問題,又導致了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之間的矛盾。如何避免親子關系中的這些矛盾,讓家庭趨于和諧?從讓孩子身心更好發(fā)展的角度出發(fā),三堂同堂應以“尊”字為先。當發(fā)生爭執(zhí)時,父母作為年輕一輩,首先應尊重長輩,先退一步,讓雙方心情都有所平復。過后再找個適當時機,比如說飯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喝工夫茶的時候,讓小孩子給老人端一杯茶,然后簡單聊幾句,表達一下意見,溝通一下想法。而祖父母要善于聽取年輕人的意見,通過書籍、電視節(jié)目等更新育兒觀念。
和諧的家庭關系更有利于孩子成長。爭執(zhí)多的家庭,孩子往往會發(fā)展成暴躁性格或是內向性格。影響孩子的交往能力、對人態(tài)度。另外會給孩子一個反面的榜樣作用。家庭關系長期不和,會使孩子發(fā)展成為“兩面派”。具體體現(xiàn)在平時,說謊,愛打小報告。
三代同堂家庭中,如果兩代人之間不能形成一股教育的合力,則對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一種傷害,沒有人能在指責和埋怨中得到能力的增長。反之,如果分工明確、配合默契,方式得當,家庭教育則如春風化雨,潤物無聲。
專家支招三方面增進“親子關系”
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欣賞。欣賞有助于建立孩子的自信。也有利于更好的溝通。但欣賞不是一味的贊揚。不能總說孩子你最歷害等,而是需要技巧??吹絼e家孩子的優(yōu)勢時,在自己孩子面前嘮叨或數(shù)落孩子,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現(xiàn)。每個孩子都有閃光的地方。
擠出時間多擠出時間,傾聽孩子的心理話。帶孩子到室外走動。有助于孩子各方面感知能力的發(fā)育。
多做親子活動。像特殊節(jié)假日,母親節(jié)、兒童節(jié),媽媽或小孩子都可以做做手工小禮物,送給對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