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養(yǎng)孩子的交往能力呢?領袖成長夏令營老師提出一下幾點建議可供你參考:
1、創(chuàng)造平等和諧的交往氛圍
家長不能擺出"長道尊嚴"的面孔訓斥孩子,家庭中的大事,孩子可以知道的應該讓孩子知道,適當地讓孩子"參政議政"家庭中涉及到孩子的問題,更應想到孩子,聽聽他們的意見。其次,要提供更多的交往機會,應適當地帶孩子進入自己的社交圈,外出作客時,盡可能帶孩子參加;家中有客來,讓孩子參與接待,讓座、倒茶、談話……不要一味地將孩子趕走。
2、鼓勵孩子走出家門
交往的技能只有在與人交往中才能學會。家長應該盡可能地為孩子打開生活空間,鼓勵孩子走出家門,廣交朋友,如參加《家庭教育導報》的"親子家園"活動,這是一個很好的培訓孩子交際能力的場所。之后,你孩子就會去找伙伴玩,邀請鄰居家的小孩子、同班同學來家做客了,領袖成長夏令營老師表示:同伴對指導或訓練兒童掌握社會交往技能,幫助孩子走出孤獨具有特殊作用,因為這種技能,兒童是無法在成年人那里學到的。
3、教給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
孩子的交往技能,如分享、輪流、協(xié)商、合作等,需要家長在潛移默化中傳授給孩子。一位品學兼優(yōu)的孩子說:小時候媽媽給她講的一個故事她終身不忘。故事是這樣的:
一個女孩走過一片草地,看見一只蝴蝶被荊棘弄傷了,她小心翼翼地為它拔掉刺,讓它飛向大自然。后來蝴蝶為了報恩化做一位仙女,向小女孩說:"因為你很仁慈,請你許個愿,我將讓它實現。"小女孩想了一會說:"我希望快樂。"于是仙女彎下腰來在她耳邊悄悄細語一番,然后消失無跡,小女孩果真很快樂地度過一生。她年老時,鄰人要求她:"請告訴我們吧,仙女到底說了什么?"她只是笑著說:"仙女告訴我,我周遭的每個人,都需要我的關懷。"
這位孩子的母親通過一個生動的故事,教孩子學會關懷別人--這正是與他人積極相處、培養(yǎng)孩子的社交能力的根本。
4、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
第二點是交給孩子掌握交往技能,學習正確地交往:
1、 基本的交往技能——寒暄,寒暄就是見面打招呼,如心碰響時,老友重逢,“相
逢開口笑”,噓寒問暖,問候致意等,都屬于寒暄。家長應該教孩子怎樣與人打招呼,怎樣鞠躬握手,怎樣向別人介紹自己,如何使用恭敬言語等等。
2、 人際交往的綜合能力和素養(yǎng)——對話,對話能夠彼此建立起更為深入廣泛地聯系,
加深印象,增進雙方的信任與好感。應教會孩子如何提出討論的問題,怎樣說服別人,怎樣拒絕被人等。
3、 理解別人的交往技能——傾聽,傾聽使我們了解別人,把握雙方心里感受的最有效
的手段。家長應該交給孩子如何做一個認真地傾聽者的一些正確做法,如傾聽使目光專注,點頭,語言附和等。
4、 人際交往深化與發(fā)展的技能——共事,這就是說,大家齊心協(xié)力去做一件事。家長
應交給孩子在一個交往集體中應具備的品質:有毅力、有責任感、真誠等等。教孩子如何認識自己]欣賞別人。
要重視人際交往所需要的心理素質的培養(yǎng),交往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質和人格素養(yǎng),例如
善良、守信、真誠、開朗、誠實等等,這就需要家長在如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加以培養(yǎng),多關注孩子的言行,養(yǎng)成良好的交往習慣。比如串門是有禮貌,不亂拿別人的東西,不搶玩具,離開時整理好玩具等。
在你的悉心幫助下,我相信,你的孩子在與他人交往時一定會有明顯的進步,一見陌生人就膽怯退縮不敢說話等情況一定會有所改變。但這時候,別忘了,你還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要做:及時去發(fā)現孩子的每一點變化--課堂上勇敢地舉手發(fā)言,第一次主動與老師打招呼,熱情邀請同學來自己家作客,向一個陌生人微笑致意,購物時學著討價還價,同情弱者,幫助他人--所有這一切,你要隨時看在眼里,記在心里,并持續(xù)不斷地鼓勵她,如此堅持下去,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現而倍感欣慰。
掃微信二維碼,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(tài)
閱讀上一篇:孩子的領袖能力原來是這樣培養(yǎng)出來的,驚呆了!
閱讀下一篇:孩子的領導能力的培養(yǎng)得從人際交往開始
常見問題
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