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改編自真實故事的電影《小花的味增湯》,是關于日本一個癌癥媽媽千惠,在生下女兒阿花后卻病情惡化,因此她開始教導4歲的阿花家務和做飯的故事。
因為她希望即便因病離開了,女兒阿花也可以照顧自己,好好成長。
于是當其他4歲的孩子還在父母懷里賴床撒嬌時,女孩小花就已經(jīng)在灶臺前忙碌了——每天煮一鍋美味健康的味噌湯是媽媽和她的約定。
這個約定不僅僅是“好好吃飯”的約定,更是代表對媽媽的想念。
01
母親“逼迫”4歲孩子學做飯
這個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25歲的千惠在結婚前夕查出了乳腺癌,很有可能再也不孕。
好在未婚夫是個感情真摯的人,對她不離不棄,也愿意一輩子愛護她。
于是某一天在照顧千惠的時候他說出了最浪漫的求婚誓言:“出院后我們去加拿大吧,可美了,看過落基山脈的雄偉,這些事就煙消云散了。但在那之前,先結婚吧。”
婚后第二年上天的眷顧,讓他們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愛情結晶,考慮到她的乳腺癌隨時會因為孕媽媽的雌性激素而復發(fā),建議她不要這個孩子。
但出于母愛的散發(fā),她還是決定生下了女兒阿花,可惜的是,在生下孩子沒多久,乳腺癌真的復發(fā)了。
看著年僅4歲的女兒,千惠知道自己時日無多,想了很久,不知道能給女兒留下些什么。
2007年,小花4歲生日時,媽媽送給她的禮物是一條漂亮的條紋小圍裙,而爸爸的禮物則很酷,是一套縮小版的廚房刀具。
在生命的最后時光,媽媽千惠決定教會四歲的女兒小花做飯。因為在她看來,只要學會了做飯,就代表著擁有最基本的生存能力。
作為影片中罹患乳腺癌的母親千惠說道:
“我沒錢,沒權,沒地位也沒財產(chǎn),什么都沒有,死之前完全不知道該留下什么給女兒。
想了想,我只能教會她做飯、做家務,讓她認真地過好每一天,即使自己一個人也能好好地活下去……”
其實也對,只有能照顧好自己的飲食,才能更加快樂健康。這是一位可憐的癌癥媽媽教會孩子快樂生活的道理。
后來千惠離世,于是“好好吃飯,好好做飯”這樣一個聽起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存道理,成了一位癌癥媽媽留給孩子最珍貴的“愛的遺產(chǎn)”。
02
“好好吃飯快樂生活”是母親留給阿花最好的遺產(chǎn)
都說孩子是爸爸媽媽手心里的寶,為了能讓自己更加健康,千惠開始了糙米飯加味增湯的食療生活。
于是第一道食物就從簡單的味增湯開始,捏味噌,切豆腐,再到削出讓味噌變美味的鰹魚片......
4歲時小花第一次拿刀,千惠緊張得“心都要跳出來了”,可還是忍住沒出聲,也沒伸手幫忙。
有時小花把活兒做砸了,千惠也不批評她,而是和小花一起找原因,鼓勵她再反復做上幾遍。
勉勉強強能站上小板凳才能夠得著灶臺的小花,在一遍遍指導下,終于學會了有媽媽味道的“味增湯”。
千惠堅信:“不發(fā)言不伸手,教孩子做事情時,最重要的就是讓孩子獨立思考和體會,自己把事情做完。”
讓女兒健康獨立地活下去,成了千惠最迫切最重要的事情,這也讓她在死亡面前生出了溫柔又堅強的力量。
在一次次嘗試和成功中,他們都得到了成長,千惠學會了放手,小花學會了獨立思考和堅持的精神。
如今小花已經(jīng)長成19歲的亭亭少女,熱衷于料理的她不僅考上了大學,還選擇了讀食品專業(yè),立志畢業(yè)后從事飲食相關的工作,因為這讓她覺得離媽媽很近。
在當今社會,有很多家長對孩子十分寵愛,甚至把寵愛變成了溺愛。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,其實寵愛是好事,但過度寵愛就會讓孩子失去獨立的能力。
只要是孩子的事,家長都會“替”孩子去完成,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里,不行讓孩子受到一丁點的傷害。
這些家長認為,自己這樣做是對孩子好,只要孩子按照自己要求去做,長大后一定能夠有出息。
其實家長這種溺愛孩子的舉動,會讓孩子變成了一個“巨嬰”,這種做法并不是對孩子好,而是會害了孩子。
如果說寵溺是阻礙孩子獨立的絆腳石,那么使勁為他兜底就是掐斷孩子走向幸福的命門。
被父母保護的太好,孩子沒有機會直面挫折,自然也就不知道挫折是什么,所以注意“寵愛”的底線,給予孩子健康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
03
授之以魚 不如授之以漁
我們總是矛盾的,對于愛的人一方面想要保護,一方面又希望我們不在身邊的時候,他們可以自我保護。
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教會他們獨立生存的的能力——
想要給孩子更多保護,又想讓他們獨自去體驗,最好的辦法就是制定規(guī)則。有規(guī)則,有底線,他們會為自己的行為設立一定的邊界。
知道何為是非對錯,才能知道自己的目標為何物。
培養(yǎng)其獨立的能力還需要有自強的精神。不能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。
在孩子不斷的動手學習過程中,掌握更多的技能,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,自信心也就慢慢的建立起來了。
當成功的喜悅激發(fā)起孩子越來越喜歡自己動手和探索的興趣時,也就是孩子真正走向自立自強的開始。
多多鼓勵其進步,不論多少,孩子有了進步,得到了認可,才會有更多的動力去拼搏。
就如畢淑敏所說:
孩子的生命,自有他該有的軌跡,該承受的,該經(jīng)歷的,他都應該有完整的體驗。
掃微信二維碼,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(tài)
常見問題
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