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的本質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
如果自身的教育方式有問題
那我們的所有努力也只是南轅北轍
01
最近網(wǎng)上一段短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,同時也產(chǎn)生了很大的爭論
3月31號晚上八點左右,武漢一警察叔叔在收費站開展日常盤查工作時,發(fā)現(xiàn)居然有一個小女孩孤零零的站在路邊哭泣
警察趕忙上前詢問,結果小女孩告訴警察叔叔說她是她爸爸丟在這的,她爸爸開車走了不要她了。
此時的民警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,還問小女孩道:“是不是你爸爸開車去加油了啊”?
小女孩一聽帶著哭腔跺著腳道:“她就是不要我了”!
警察趕忙安慰孩子,并聯(lián)系了小女孩的爸爸,詢問起事情的來龍去脈。
經(jīng)過了解,小女孩在車上因學習問題與父親發(fā)生分歧并爭吵,隨后這位父親竟然一時賭氣把孩子“丟”在了收費站。這樣粗暴的教育方式小編真的不敢茍同,這得給孩子留下多大的心理陰影啊!
對此民警趕忙對小女孩的父親進行勸說,最終小女孩的父親駕車返回接走了孩子。
這件事在網(wǎng)絡上引起了廣大網(wǎng)友的爭論,網(wǎng)友們的分歧還是很大的
大部分網(wǎng)友覺得這位爸爸的教育方式大錯特錯,他只知道教育孩子,卻不知道該怎樣教育
還有少部分網(wǎng)友認為這位爸爸的行為是情有可原的,因為教育孩子真的太累了。
不知道各位家長是怎么認為的呢?小編覺得這位爸爸的行為是欠妥當?shù)?,孩子的年紀還這么小,在天黑的情況下,這位父親怎么狠得下心把孩子丟在收費站的呢?
萬一孩子跑到公路上出了危險,這位爸爸得后悔一輩子。
我們常說孩子的教育很重要,但還是有很多人沒有理解這句話的意思。有些家長只知道教育,卻不知道該怎樣教育,方向一旦錯了,那你的努力便是南轅北轍。
除了像這位爸爸的“恐嚇式”教育方式,還存在著一種對孩子傷害更大的錯誤的教育方式。
02
冷暴力教育
現(xiàn)在基本上年輕一點的家長都不會打孩子了,因為大家都知道,在“棍棒教育模式”下長大的孩子會有心理問題。再加上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上偶爾出現(xiàn)的意外消息,沒有人敢對自己的孩子使用暴力。
然而,不打孩子并不意味著沒有對孩子施加暴力。越來越多的父母正在使用“冷暴力”來傷害他們的孩子,這似乎沒有任何行動,但其影響甚至比簡單地打孩子更嚴重。
什么是“冷暴力”?
這是一種新的教育方法,通過對孩子們進行情感折磨使其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然后自愿接受父母的教育。
常見的3種家長冷暴力:
1.語言打擊
這是“冷暴力”最常見、最廉價的方法,許多父母都是張嘴就來。
例如,如果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(yè),他們可能會說:"這么點作業(yè)你都寫不完,就知道玩,還有什么用?甚至可能會用侮辱性的語言嘲笑他們的孩子,比如“豬比你聰明!
也許父母并不是真的想責備孩子,我只是希望通過這些話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,但在孩子的耳朵里,這些話是父母真誠的話語。他們會逐漸產(chǎn)生不滿情緒,并在心中積攢“怨恨”,在未來的某個時刻共同爆發(fā)。
2.不認可孩子
“你還這么小,知道什么,按照我說的來就行” “這是很多媽媽的口頭禪,在她們看來,孩子的想法不僅幼稚,而且沒有必要。
一切都應該按照她的計劃去做。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,孩子會逐漸變得自卑、懦弱和優(yōu)柔寡斷,一切都是安排好的,自己照著做就行,雖然輕松,可是毫無鍛煉效果。
3.高標準和高要求
有些家長急于求成,給孩子定的目標奇高,別說跳一跳就夠到,哪怕孩子坐電梯都到不了!
這樣的要求,其實就是一種"軟暴力"。如果孩子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,他們就會陷入“恐慌情緒”,害怕父母的批評,對自己的無能感到不滿。
每年,在模擬高考中,學生都會出現(xiàn)精神崩潰的情況。面對家長過高的期望,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。一旦超過這個標準,他們就不會像成年人一樣自我治愈,而是會直接崩潰。
在“冷暴力”的長期壓迫下,孩子們極大概率會出現(xiàn)三觀扭曲、失去自信、自暴自棄等問題,最終毀了孩子的一生。
曾經(jīng)一位母親說,“我給他提供了最好的生活條件,聘請了最好的輔導老師,為什么他成績不好?”
在父母看來,孩子的成就應該與努力成正比,但他們從未想過,努力一定會有回報嗎?此外,家長們可能付出了足夠的努力,但方向正確了嗎?如果教育孩子的方式錯誤了,那么再怎么努力,也不會有好結果。
03
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是正確的?
1、和孩子以朋友的關系相處
很多父母都把自己擺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,自己的主張,所作所為即使本身是錯的,在孩子那里也一定是對的。
這樣的方式肯定是有問題的,父母應該和孩子們做朋友,他們做錯了,父母勇于指出他們的錯誤;父母做錯了,也要讓他們大膽的指出來,并且父母也一定要改正錯誤。
2、重視孩子的興趣愛好
孩子的興趣愛好,如果發(fā)展的好,一般就變成特長了,所以,做父母的一定不要剝奪孩子獲得特長的權利。
3、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
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,和孩子們說話的語氣要改變,不要一副天王老子命令奴才的口吻。
而要經(jīng)常說一些諸如“我希望你會/不會.…”,“我希望你能/不能.…”,語氣中多帶一些請求、商量的口吻,而不是命令的口吻
4、給孩子嘗試的機會
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,突然,有一天,孩子為達到某件事情,一次次嘗試。
這個時候,做父母的最好給他一句鼓勵的話:“親愛的,我相信你可以的!”這樣才能培養(yǎng)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。
5、孩子沒有“好”“壞”之分
做父母的千萬不要用“好孩子”和“壞孩子”來評價孩子。在我們身邊,我們經(jīng)常能看到或者聽到這樣的交談:“你如果做了某件事,你就是壞孩子......."
孩子們對“好”和“壞”看的非常重要,所以,千萬不要拿這兩個字評判一個孩子。父母可以說:“孩子,你做的哪件事是錯的,我不太喜歡,我喜歡你這樣做...…."
6、要過程不要結果
一定要記住,父母不是老板,孩子不是員工,對于孩子,我們要的是過程,不是結果。
如果父母多贊賞孩子付出的過程,那么,他們在日后也一定會不惜艱辛的付出,然而,如果父母只會贊賞結果,那么,走捷徑、動歪腦筋就成家常便飯了。
7、不要太在意成績本身
這是大部分家庭比較嚴重的問題,太過于重視成績。這個社會不是唯成績論的,太看重成績,會帶給孩子過大的心理壓力,影響孩子身心的健康發(fā)展。
如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,一件事情的正確與否我們很容易了解,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認識并且改正錯誤,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也是同理。只有這樣,孩子才能在我們的教育之下茁壯成長!
掃微信二維碼,實時關注最新冬夏令營動態(tài)
常見問題
最受歡迎的線路TOP10